顶级别墅II TOP HOUSES /别墅设计/外观设计
【教材名称】:顶级别墅II
【主编】:广州市唐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编著
【出版社】:湖南美术出版社
【出版日期】:2011-5-1
【ISBN】(咨询特价)
【定价】:498.(咨询特价)
内容提要
《顶级别墅II》集中国18个城市32个最新别墅案例,展现国内当前精品豪宅建筑设计的风尚与水准。项目从“地域、主动、和谐、意境”四个角度解读 “建筑与自然、建筑与人、空间与景观”的融合之道。近千张专业高清图片是第一手设计图纸及手稿,详尽诠释高端设计理念;多方位别墅类别梳理,从建筑形式到建筑风格,提供多角度思考与检索途径。
和谐
广州玖珑湖 P16
三亚富力湾 P32
南京绿城玫瑰园 P46
杭州万科@公望 P72
重庆金科太阳海岸 P84
北京海棠别墅 P96
海口盛木@天一方 P106
杭州滨江千岛湖湖滨花园 P122
北京御墅 P138
主动
中山菊城@建华花园 P152
北京水色时光(C区)P164
上海招商海廷 P172
上海万科晶源 P194
清远颐杰鸿泰@狮子湖(一期) P206
上海绿地@蔷薇九里 P220
武汉华润置地中央公园 P232
湖州绿城@御园 P248
宁波卡纳湖谷(二期) P260
青岛蓝泉别墅 P270
深圳招商华侨城曦城 P282
地域
广州逸泉山庄@岭南粤园 P298
苏州平门府 P308
武汉恒达@盘龙湾 P324
重庆中安@长岛 P338
重庆龙湖@睿城 P350
上海涵璧湾 P368
成都花样年@君山 P378
上海绿地@公园1860 P394
意境
苏州岚山别墅 P406
广州雅居乐@桥郡 P426
天津万科朗润园 P438
青岛天泰@圣罗尼克 P448
成都华侨城纯水岸二期 P458
主动:让建筑主动介入环境
安藤忠雄:“建筑必须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尸与城市、社会和环境发生关联,避免沉溺于诸如历史性或符号学之类的处理技巧”。
“建筑必须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与城市和社会发生关联。建筑师行业的责任非常重大,所做的东西都是要留下来的。”安藤忠雄认为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,所以他乐于将建筑设计成能和自然互动的几何形,让人重归大自然。
建筑的本身是对环境的利用与改造,任何建筑都包括:选择环境,利用环境,改造环境。
设计时主除了关注建筑本身,还需要关注区域环境。并非所有的环境都可以被建筑充分利用,有些建筑环境无序且零乱,而一座可以统领四周的建筑的介入,就成为了必须。
意境:营造独特的空间氛围
史蒂芬@霍尔:建筑与基地间应当有着某种经验上的,一种形而上的,一种诗意的结合。
所谓意境,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。在本书中是指建筑的外形、内外部空间、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环境中营造出的情境。
追求建筑的意境,就是追求建筑空间的审美意趣,创作出渗透现代意识,反映现代社会内涵,展现现代人思想与胸怀,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建筑不仅是通过形象,更是通过它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环境氛围来使人受到感染。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水乳交融,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一道,带给人不一样的情绪氛围。天津万科朗润园正是通过北大朗润园寻觅人文溯源,并且以五大道为气质蓝本,融合了现代人居追求与建筑文化的传承,创新演绎出建筑的学院气质。
有专业人士认为,“真正接触的建筑,是有思想的。它所渲染的,是一种感情,一种格调,一种思想,一种心灵的震颤。如果说,轮廓是建筑的形体,材料是建筑的,光影是建筑的表情,细节是建筑的品味,那么意境,便是建筑的思想,建筑的灵魂。”
和谐:与自然和谐共生
赖特:“建筑应在人类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,能够反映出人的需要、场地的自然特色,使用可利用的自然材料”。
中国传统哲学强调“天人和一”,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,人与自然是相通的,所以古人强调“人之居处,宜以大地山河为主”,也就是说“人、建筑、自然”应该三位一体,相互协调。
任何建筑都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,在受到环境包容和制约的同时,又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,形成新的环境景观。正如昆明野鸭湖的设计,针对昆明的气候以及阳光的特点,在建筑设计上采用加长挑檐、调整建筑朝向、营造模糊空间等手法,实现了对阳光的有效管理。而针对昆明雨水的特点,建筑师用坡屋顶、挑檐、落水管避免雨水对建筑的侵蚀。这些处理既成为外形上的特征,又具有实用性。
美国建筑大师莱特认为“建筑是大自然的点缀,大自然是建筑的陪衬,离开了自然环境,你欣赏不到建筑的美,离开了建筑,环境又缺少了一点精灵。”开发不是破坏,应该是建设与保护相结合。在“和谐”的建筑理念中,把人与环境、单体建筑与整体规划、居住与游息、建筑与绿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,营造出一个宜人生活、工作、学习和发展和谐协调的人居环境。
地域:注重文化的地域性
隈研吾:“以放的更大的自然融合文化为主体”。
齐康(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、建筑大师):城市建筑是外壳,而文化则是建筑的灵魂,对一个城市来说,地域文化是城市建筑的灵魂。”
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地域,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及文化。如何让城市建筑富于地域文化的内涵?有学者认为:要让城市建筑具有个性同时又丰富多彩,城市建筑设计及建设就必须有历史的观念、生态的观念和文化的观念。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,有其风俗习惯,有其丰厚的人文历史,更有其建筑的特色,这些都是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,例如广州逸泉山庄@岭南粤园,将传统岭南建筑的骑楼、粉墙黛瓦、花窗等极具岭南特色的素运用其中,使建筑充分体现岭南人居的新境界;重庆龙湖@睿城,在中式建筑的同时,结合西南居民的特点……只有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筑之中,城市的建设才会具有个性。
建筑既要挖掘和继承传统的历史文化,更要超越。文化是根,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。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,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。同时也要融入现代文化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,在继承中创新。这样的城市建筑才会精彩。